本工程处理的污水为典型的医院污水,究其BOD/COD值在0.5以上,属可生化性较好,因此拟采用化粪池-A/O生物接触氧化-二氧化氯消毒,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O级生物池分为两级,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进入沉淀池,该池设定为竖流沉淀式,三角堰出水,沉淀效果明显;内部污泥回流装置,大幅度减少污泥量,少量污泥沉淀到污泥浓缩池,定期清运;清水进入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后,出水排放。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泥水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1)格栅井
设置目的:
在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格栅井设置在一体化设备内,砖混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
调节池设计为砖混结构。
(3)调节池提升水泵
设置目的:
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2台(一用一备),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4)A级生物处理池(缺氧池)
设置目的:
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O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设计特点:
内置高效生物弹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时可调节成为O级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该池设计为钢结构的箱体。
(5)O级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设置目的:
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设计特点:
该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充氧曝气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池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池中填料采用弹性立体组合填料,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不结团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对水中气泡作多层次切割,更相对增加了曝气效果,填料成笼式安装,拆卸、检修方便。
该池分二级,使水质降解成梯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设计采用相应导流紊流措施,使整体设计更趋合理化。
池中曝气管路选用优质ABS管,耐腐蚀。曝气头选用微孔曝气头,不堵塞 ,氧利用率高。
该池设计为钢结构的箱体。
(6)沉淀池
设置目的:
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设计特点:
设计为斜管式沉淀池,其污泥降解效果好。
采用三角堰出水,使出水效果稳定。
污泥采用气提法定时排泥至污泥池,并设污泥回流泵装置,部分污泥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也减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
该池设计为钢结构的箱体。
(7)污泥池
设置目的:
二沉池排泥定时排入污泥池,进行污泥浓缩,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调节池再处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运(每年二至三次)。
设计特点:
该池设计为钢结构的箱体,内置污泥消化系统。
(8)清水池(消毒池)
设置目的:
经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池,也叫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直接投加的方式,保证消毒效果,充分杀死水中的细菌、微生物等,停留时间不小于1小时。
(9)次氯酸钠投加器
设置目的:
杀菌消毒设备,针对医院污水中大肠杆菌等一系列微生物细菌有强力的杀灭作用,是公认的水处理杀菌消毒效果最好的。广泛应用于医院、卫生所及各大污水厂、自来水厂等。
◙ 采用成熟的A/O生化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较好的脱氮功能,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 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 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大大降低污泥的生成量;
◙ 采用新型填料,挂膜快,寿命长,处理见效快;
◙ 充分考虑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将其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
◙ 采用集中控制、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 系统处理设施可全部设置在地表上,便于日后操作、维护。